福建:首创公共数据分级开发模式 充分的发挥公共数据作用
来源:国际TVT直播 发布时间:2025-04-22 08:29:47(记者 金昱希)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在会上介绍,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早,2020年,福建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8个试点省份之一,创新探索了公共数据资源化、价值化的实现路径,首创公共数据分级开发模式,开创了持续安全合规面向社会供给公共数据的先河,在国家明确的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开发利用方式上,做到了“三个统一”。
统一汇聚共享。出台了《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政务数据共享管理细则》,明确了公共数据统一汇聚、统一共享的管理模式。依托省市两级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接入全省2000余个政务信息系统、汇聚1800多亿条有效数据,基本实现全省政务信息系统“应接尽接”和全省公共数据“应汇尽汇”。并以汇聚共享平台为枢纽,常态化开展公共数据共享申请、授权、对接、应用,目前平台日均批量交换数据1.5亿多条,有效支撑各地各部门800多个应用场景。
统一数据开放。为充分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建立了医疗卫生、地理空间、信用服务等26个主题数据开放专区,10个地市开放专区,向社会开放数据目录近4.5万个,数据接口9万多个,支撑开放利用场景300多个。
统一授权运营。出台了《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地方立法形式确立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制度,明确公共数据资源开发的方式、途径等,创新公共数据统一授权运营模式。建设了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通过“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出平台、结果数据不可逆算”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目前已推出100多个授权运营应用案例。
郭文忠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将深入贯彻公共数据开发利用1+3的政策体系,深化完善开发利用制度,推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制度、健全省市一体开发机制、探索建立有偿使用机制等,充分的发挥公共数据作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的人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研发技术提供了理论依照,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去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类带来困扰。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减少相关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一直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AI助力教育变革。